国医论坛

张仲景学术学说研究

  • 基于少阴为枢探析痹证的治疗

    黎鹤蕾;金杰;

    少阴为阴经之枢,少阴阳气充足,则能驱邪外出,推动全身气血运行。若少阴枢机不利,则卫外不固,湿浊不去,脉结不通,阳郁不伸,风寒湿邪乘虚而入,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痹阻经络而发生痹证,故痹证的治疗重在调节少阴枢机,以温阳为主,佐以祛邪通络。临证运用四逆汤、麻黄细辛附子汤、麻黄附子甘草汤温阳散寒以复表里内外通道,以附子汤、真武汤、桂枝附子汤等祛湿泄浊以复气机升降枢纽,以四逆散行气以复气血流通枢纽。

    2025年04期 v.40;No.232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0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7 ]
  • 高血压与仲景寒热并用法相关性探析

    李祥川;崔桂仙;许滔;白雪;宋方;

    为了探析高血压(HTN)与寒热并用法的相关性,对《伤寒论》《金匮要略》中较为典型的方剂进行剖析,总结运用仲景寒热并用法治疗高血压病的机理和用药配伍原则。通过对经方半夏泻心汤治疗HTN伴头晕及恶心、呕吐等胃肠症状,大青龙汤治疗HTN合并心力衰竭伴水肿,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HTN伴抑郁、急躁,乌梅丸治疗HTN伴头痛,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治疗HTN危象,出现恶心、呕吐、烦躁不安、视物模糊、抽搐、意识障碍乃至昏迷阴阳格拒证的剖析,为临床运用寒热并用法治疗HTN提供了新的思路。

    2025年04期 v.40;No.232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1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 ]

经方实验录

  • 柴胡桂枝干姜汤在月经病中的应用

    杜锐;佀雪平;李家齐;

    佀雪平主任医师认为,月经病种类繁多,病机多样,病变脏腑多涉及肝、脾、肾,临床辨治强调以肾为本,同时注重肝脾。针对肝热脾寒的病机特点,根据胸胁胀痛、心烦、咽干、口渴、口苦及情绪易怒等肝热症状和腹部寒冷、喜暖、食欲不振、腹胀、肠鸣、泄泻及大便溏结不调等脾寒症状,运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各类型月经病,疗效显著。在临床实践中,只要病机契合,除用于妇科疾病外,就可灵活加减应用于内科、外科等其他相关疾病的治疗。

    2025年04期 v.40;No.232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0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 ]
  • 基于《伤寒论》论治肿瘤相关性发热

    张振兴;郭延玲;刘国旗;姜琳帅;袁帆;

    通过对《伤寒论》第7、54、96、257条等条文分析,首先以阴阳为纲辨治肿瘤相关性发热,其次基于方证相应理论,分别探析桂枝汤、小柴胡汤、抵当汤等辨治肿瘤相关性之定时发热、往来寒热、瘀血发热,列举病案2则,以示其用。

    2025年04期 v.40;No.232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9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理论探讨

  • 基于膜原理论探讨达原饮治疗间质性肺炎

    潘婉;刘林;

    中医学膜原与西医学间质在形态结构、解剖部位、生理功能方面有相通之处,膜原理论认为正气不足,湿热秽浊之邪侵袭,从口鼻而入,首先犯肺,灼津炼液为痰,痰热久羁不去,邪伏膜原,肺失清肃,导致痰热壅肺型间质性肺炎发生。治疗当用达原饮化秽浊、清热毒,使邪气外透,达出膜原,恢复肺的宣发肃降功能。探讨达原饮治疗间质性肺炎的作用机理,为临床诊治间质性肺炎提供更多思路。

    2025年04期 v.40;No.232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8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 ]
  • 基于圆运动理论从温病论治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

    周雪;段丽阳;靳秀红;张向峰;张志英;董震;陈团营;

    基于圆运动理论从温病论治小儿支原体肺炎,认为其致病以温邪为主,多兼湿、燥、火,左升不利生瘀,右降受阻化毒,痰阻络郁、瘀阻络脉、脉络拘急为本病的主要病机。前驱期治宜运脾土、疏肝木,复左路之升发,方用参苓白术散及小柴胡汤之属;急性期治宜通络祛瘀兼以解毒,以黄连解毒汤为基本方;恢复期治宜培脾土,育金水,助右路之肃降,方用三仁汤加减。

    2025年04期 v.40;No.232 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8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

文献研究

  •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热壅肺证的组方规律

    荣春蕾;于冰莉;侯莉伟;薛昀;管鸽;周鹏;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痰热壅肺证的用药特点及组方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自建库起至2024年10月所有中医药治疗AECOPD痰热壅肺证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文献。筛选文献和提取资料后,运用Excel、IBM SPSS Modeler 18.0、IBM SPSS Statistics 26.0对处方用药进行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分析及系统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中药处方188首,涉及中药159味。中药使用频次较高的药物有黄芩、苦杏仁、甘草、半夏、桑白皮、瓜蒌、浙贝母、桔梗等,以化痰止咳平喘药、清热药和补虚药为主,药性以寒为主,药味多为苦、甘、辛,主要归肺经、胃经、脾经、大肠经和心经。通过关联性分析,得到支持度最高的两项药对为“苦杏仁-麻黄”,三项药对为“苦杏仁-麻黄-黄芩”和“苦杏仁-紫苏子-半夏”,四项药对为“苦杏仁-麻黄-桑白皮-黄芩”。聚类分析得到高频药物可分为3类新方组合。结论:AECOPD痰热壅肺证治法以清泄肺热、宣降肺气、化痰散瘀为主,本研究挖掘出3组新方,为AECOPD痰热壅肺证的临床治疗提供借鉴。

    2025年04期 v.40;No.232 17-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5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

临床研究

  • 深圳市慢性乙型肝炎合并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研究

    聂可莹;袁艺梦;吴嘉;季正;韩志毅;

    目的:回顾性分析慢性乙型肝炎(CHB)合并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患者的性别、年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分析年龄、性别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3年12月深圳市中医院肝病科病例资料中诊断包含CHB和MAFLD/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且同时中医病名为“黄疸/肝积/肝癖/胁痛/积聚”和对应中医证型12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性别、年龄、中医证型,使用Excel统计频率和频次,SPSS 30.0统计学软件进行卡方检验,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各变量之间相关性。结果:(1)深圳市CHB合并MAFLD患者,人群主要为中青年,占比96.2%(1222/1270),中青年男性患者占比76.4%(971/1270)。(2)中医证型分布前4位有肝郁脾虚证(81.3%)>湿热蕴结证(9.0%)>痰瘀互结证(5.7%)>瘀血阻络证(1.5%)。(3)男性和女性患者的前3位中医证型均为肝郁脾虚、湿热蕴结和痰瘀互结证。经卡方检验,性别与中医证型无相关性(P>0.05)。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除湿热蕴结证与性别相关(P<0.05)外,其余各证型相关性不显著(P>0.05)。(4)肝郁脾虚证是所有年龄段最主要中医证型,青年和中年以湿热蕴结证、痰瘀互结证次之,老年则主要以肝郁脾虚证为主。卡方检验和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与中医证型分布无显著关联(P>0.05)。结论:CHB合并MAFLD的患者以中青年男性为主,中医证型以肝郁脾虚证、湿热蕴结证、痰瘀互结证和瘀血阻络证为主。虽然年龄与中医证型无显著相关性,但是男性罹患湿热蕴结证风险高于女性。

    2025年04期 v.40;No.232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7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中西医结合

  • 七珠展筋散治疗浅层伤口愈合不良疗效观察

    李亚楠;程真真;樊丽霞;陈云杰;石宁宁;杨洸;杨芳芳;谷千江;

    目的:观察七珠展筋散治疗浅层伤口愈合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3年12月—2024年5月洛阳正骨医院、三门峡市中医院及洛阳市中医院收治的浅层伤口愈合不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换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七珠展筋散治疗,隔日换药1次,经治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创面不愈合症状积分,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28/30),高于对照组的86.67%(26/30)(P<0.05);两组患者创面不愈合症状积分和VAS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七珠展筋散治疗浅层伤口愈合不良,可改善患者伤口症状,减轻疼痛,且能抑制瘢痕形成,值得临床推广。

    2025年04期 v.40;No.232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3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针刺促进胫骨高位截骨术后膝关节肿痛及功能恢复疗效观察

    刘永阔;秦丽娜;顾永健;覃颖;姜童;何知远;韩珊;田野;

    目的:观察针刺对胫骨高位截骨术(HTO)后膝关节肿痛、功能恢复及不良情绪的疗效。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月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骨科中心收治的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KOA)并接受单侧HTO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于术后第4天给予针刺治疗,以治疗前(术后第4天),治疗1周、2周,随访1个月、3个月为评价时点,比较两组患者各时点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膝关节活动范围(ROM),肿胀程度,膝关节功能(HSS)评分,不良情绪(HADS)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各时点VAS评分均较前一次降低(P<0.05),各时点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各时点膝关节ROM均较前一次增加(P<0.05),治疗后各时点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1周、2周、随访1月时肿胀程度均较前一次减轻(P<0.05),治疗1周、2周时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各时点HSS评分均较前一次升高(P<0.05),治疗2周、随访1月、3月时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周时治疗组HAD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周、2周、随访1月时对照组HADS评分均较前一次降低(P<0.05)。结论:针刺可有效改善HTO术后患者关节肿痛及活动受限情况,加速关节功能康复,调节早期不良情绪,且远期疗效稳定。

    2025年04期 v.40;No.232 3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4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补肾活血汤防治血栓前状态相关复发性流产临床观察

    曹娟;宋新丽;崔丽;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汤对血栓前状态相关复发性流产(RSA-PTS)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3年10月15日—2024年10月15日洛阳市中医院妇产科收治的肾虚血瘀型RSA-PTS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和达肝素钠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补肾活血汤治疗。经治3个月经周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主症、次症、总分),血小板聚集指标[二磷酸腺苷(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率、花生四烯酸(AA)诱导血小板聚集率]水平,凝血功能指标[纤维蛋白原(Fib)、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D-dimer]水平,子宫动脉血流参数[子宫动脉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S/D)],免疫学指标(CD4~+、CD8~+、CD4~+/CD8~+)水平,妊娠结局(再次妊娠、自然流产、成功分娩)。结果:研究组剔除1例,有效例数35例,对照组有效例数36例。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5.7%(30/35),高于对照组的69.4%(25/36)(P<0.05)。两组主症、次症及总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率、AA诱导血小板聚集率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浆Fib、FDP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浆D-dimer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和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RI、PI、S/D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外周血CD4~+、CD4~+/CD8~+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CD8~+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临床有效共计25例,再次妊娠者21例,研究组临床有效共计30例,再次妊娠者27例,分娩成功率为81.5%(22/27),高于对照组的52.4%(11/21)(P<0.05),且均未发生新生儿畸形或重大疾病现象。结论:补肾活血汤可有效改善肾虚血瘀型RSA-PTS患者的症状,纠正其高凝状态,改善血液流变学及血流动力学,提高分娩成功率,其机制可能与调整T细胞亚群比例失衡、增强子宫免疫微环境等有关。

    2025年04期 v.40;No.232 3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0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犀角地黄汤合十灰散佐治儿童过敏性紫癜血热妄行证疗效观察

    王伟伟;刘利久;张雪玲;姚俊东;

    目的:观察犀角地黄汤合十灰散佐治儿童过敏性紫癜(HSP)血热妄行证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1月—2021年3月收治的HSP患儿8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糖皮质激素联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犀角地黄汤合十灰散治疗。治疗14 d后,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主症、次症)评分,临床疗效,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8(IL-8)]水平,GPⅡb/Ⅲa和免疫功能,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结果:治疗后,两组主症和次症中医证候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05%(37/43),高于对照组的67.44%(29/43)(P<0.05);炎症因子TNF-α、IL-6、IL-8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GPⅡb/Ⅲa、IgA、IgM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犀角地黄汤合十灰散治疗HSP血热妄行证,可通过降低GPⅡb/Ⅲa和炎症因子水平,提高免疫功能,从而提高临床疗效,减轻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

    2025年04期 v.40;No.232 39-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8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名医经验

  • 张喜奎基于相火妄动辨治性早熟经验

    熊宇羡;戴丁辉;阮叶永盛;黄国芳;张喜奎;

    张喜奎教授认为肝火、肾实、阴虚火旺,皆可扰动相火,致天癸早至,促性成熟之相火早期多因肝火引动,肝郁化火为乳核和阴核形成的重要病机。肝火肾实期,辨治最为关键。其治法不离疏肝、清热、散结、和胃,从肝论治,方选小柴胡汤加减。

    2025年04期 v.40;No.232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1K]
    [下载次数:2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傅晓骏自拟养阴益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

    张铃丽;傅晓骏;

    傅晓骏教授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阴虚为病之伊始、气机郁滞为病之渐侵、痰湿内生为病之徐深、气虚络瘀为病之积成。结合多年临床经验,自拟养阴益胃汤,紧扣病机,斟酌配伍,以养阴益胃、调畅气机为主,兼以祛湿化痰、调理气血,疗效显著。

    2025年04期 v.40;No.232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9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 刘莉诊治糖尿病心肌病经验

    郅扶旻;惠莹娜;徐洪涛;刘莉;

    刘莉教授认为糖尿病心肌病病因主要为先天禀赋不足与后天饮食失常、情志失调、久病体虚等,消渴日久,气阴两虚、痰瘀互结以致心脉痹阻是本病主要病机。早期症状隐匿易被忽视,刘莉教授提倡在疾病早期干预,治宜益气养阴、活血通脉,同时强调治疗过程中要注重充分发挥中医中药优势。

    2025年04期 v.40;No.232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9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 ]
  • 王晓燕运用角药治疗小儿夜咳经验

    杨亚峰;荆晨阳;陈茁;王晓燕;

    王晓燕教授认为小儿夜咳的发生与少阳关系密切,擅从少阳立法,提出治疗小儿夜咳要以调和少阳枢机为基础,根据兼证选择不同的角药。常用调和少阳的角药为柴胡-黄芩-当归,兼风寒外袭者加角药苍耳子-辛夷-白芷,兼风热上扰者加角药青葙子-谷精草-蝉蜕,兼痰湿阻肺者加角药半夏-化橘红-茯苓,兼痰饮内停者加角药莱菔子-紫苏子-白芥子,兼脾虚气弱者加角药太子参-白术-淫羊藿,兼肺热内蕴者加角药桃仁-薏苡仁-威灵仙,兼饮食内停者加角药神曲-麦芽-瓜蒌。

    2025年04期 v.40;No.232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1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
  • 赵坤基于魄门亦为五脏使辨治儿童便秘经验

    马春明;张学强;曾攀峰;张岩;

    赵坤教授认为儿童便秘的基本病机为大肠传导失司,魄门启闭失常,并与五脏生理、病理相关。基于“魄门亦为五脏使”,结合五脏生理病理特点,赵坤教授提出从肺论治,宣肺降气以理肺通肠,方选麻黄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从心论治,宁心定志以安神调肠,方选酸枣仁汤加减;从肝论治,疏肝养血以行气润肠,方选四逆散加减;从脾论治,燥湿健脾以运脾降肠,方选自拟三术汤加减;从肾论治,养精温肾以滋肾润肠,方选济川煎合增液汤加减。

    2025年04期 v.40;No.232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2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

医案医话

  • 中西医结合治疗土三七致肝窦阻塞综合征合并顽固性腹水1则

    宗斌;李猛;

    报道中西医结合治疗口服土三七致肝窦阻塞综合征(HSOS)合并顽固性腹水1则。土三七为含有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PA)的中草药,所致肝窦阻塞综合征称为PA-HSOS。HSOS早期诊断困难、易误诊漏诊、治疗手段有限且死亡率高,本文介绍土三七导致PA-HSOS的诊断、鉴别诊断及采用中西医结合手段治疗其导致的顽固性腹水,以资借鉴。

    2025年04期 v.40;No.232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2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
  • 基于癌毒理论治疗肺癌恶病质1则

    银赟;

    癌症恶病质的主要原因是癌毒,病性邪盛正衰、本虚标实,基本病机是脾胃气虚。治疗上,以扶正为主,祛邪为辅,以脾胃为重点,气血双补,视阴阳亏损酌加滋阴助阳之品。从调补脾胃重建中气入手,以小建中汤为基础方加味治疗。

    2025年04期 v.40;No.232 6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6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医学护理

  • 精细化护理联合补中益气汤对食管癌术后护理效果观察

    孙瑞;

    目的:观察食管癌术后患者在精细化护理基础上给予补中益气汤的护理效果。方法:将2021年5月—2023年5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食管癌手术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实施食管癌根治性手术,对照组术后给予精细化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补中益气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水平,切口干燥、切口愈合时间以及睡眠质量。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ALB和P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切口干燥、切口愈合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联合补中益气汤有助于食管癌患者术后恢复,能显著改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和睡眠质量,促进切口愈合。

    2025年04期 v.40;No.232 6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5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

文献综述

  • 中医药治疗女性外阴硬化性苔藓研究进展

    王妍;

    文章综述了外阴硬化性苔藓(VLS)的病因病机、治则治法、治疗措施等方面近5年中医药治疗女性VLS的研究进展。VLS病位以肝、肾、脾为核心,病因具有“内外合邪”的特点。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以精血虚少为本,湿热瘀滞为标,临床治疗强调分型分期论治、标本兼治。中医治疗VLS通过内服、外治、针灸及耳穴压丸等综合干预,临床总有效率可达85%以上,在改善瘙痒、疼痛、色素脱失等症状方面显示出独特优势。

    2025年04期 v.40;No.232 67-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1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 ]
  • 2型糖尿病瘀热证研究进展

    许成群;徐添;蒋敏;刘芙莉;任印新;谢先余;方朝晖;

    文章从病因病机、证候分析、临床研究及实验研究四个方面综述了清热凉血、活血化瘀法治疗2型糖尿病瘀热证的研究概况。糖尿病普遍存在瘀热互结、耗伤津液的病理机制,运用清热凉血、活血化瘀法治疗具有一定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

    2025年04期 v.40;No.232 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4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 ]
  • 中医药治疗肛肠病术后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鲁双喜;罗明瑞;李莎莎;张天武;

    肛肠疾病术后易伴发疼痛、便秘、肛门坠胀、肛缘水肿、尿潴留、慢性愈合等并发症,影响术后的康复过程。中医药治疗肛肠疾病主要有中药口服、针刺、穴位贴敷、中药熏洗等方式,在改善术后并发症、促进康复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2025年04期 v.40;No.232 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5K]
    [下载次数:2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

  •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正>高职高专提前批院校代号:6239高职高专批院校代号:6239高职高专批(中外合作办学)院校代号:6323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是一所全日制公办医学类普通高等专科学校,位于医圣张仲景故里、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河南省南阳市,与著名的武侯祠景区毗邻。南阳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造就了智圣诸葛亮、医圣张仲景、科圣张衡、商圣范蠡等众多历史先贤和哲学家冯友兰、作家二月河等现当代名人,为南阳医学高等教育提供了丰腴的文化沃土。南阳医专经过70余载不断发展壮大,现已成为中西医兼优、医药护技管门类齐全、质量领先的综合性医学高等院校。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教职工4000余人(含三所附属医院),校本部专任教师1182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538人,具有硕博学位的教师698人,硕博导师6人,外国文教专家6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3人,河南省教学名师2人,河南省职业院校省级名师11人、骨干教师33人,河南省教育厅优秀教育管理人才9人,河南省第八届督学1人、省市学术技术带头人90人,省市职业教育教学专家11人,省市优秀教师25人,省市高层次人才19人。学校的教科研水平居全国高职高专前列,创办的《国医论坛》杂志为国家级期刊,被列入卫生系列高级评审二类学术期刊,成功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

    2025年04期 v.40;No.232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7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