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02期
张仲景调和阴阳法探析
曹雪;寇子祥;调和阴阳是张仲景重要的诊疗思想之一,其诊治疾病从调和阴阳平衡的角度出发,通过调和营卫、表里、寒热、气血、脏腑、经络等,最终达到阴平阳秘的目的。本篇从方剂角度分析仲景调和阴阳法,如桂枝汤调和营阴卫阳、半夏泻心汤调和寒热阴阳、小柴胡汤调和表里阴阳、温经汤调和气血阴阳。
经方合用分期论治儿童感染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
孟欣;张晓敏;韩雪;文章总结韩雪教授合用经方分期论治儿童感染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PIBO)的经验,认为肾阳虚为PIBO的发病根本,贯穿病程始终,因病机复杂,故多合用经方治疗。其常用经方为射干麻黄汤、麻黄细辛附子汤、肾气丸、桂枝汤、桂枝茯苓丸。临证时当分急性发作期和慢性持续期论治,依据病情分期及病机变化灵活合用上方并随症加减。
从三阳探析代谢综合征病机
葛朝阳;张国江;代谢综合征以高血糖、高血脂、肥胖为典型表现,其本质是三阳异常致使机体运转代谢紊乱,病理产物堆积而发病,玄府、三焦、胃肠作为代谢通路与三阳有从属关系。本文基于三阳理论和玄府、三焦、胃肠特点探讨代谢综合征中医发病机制。
基于脉浊、脉痹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
张高兰;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血脂相关,中医学认为过食肥甘厚腻、劳倦太过、情志失调,导致脾肾两虚,气虚血行不畅,痰浊瘀血停滞,气涩血浊,发为脉浊、脉痹,浊邪滞于脑脉,发为颈动脉粥样硬化。通过健脾益肾、化痰散瘀可使脾肾得健,先后天之气充足,气行血畅,脉络得滋,浊祛新生,起到调节脂质代谢、改善微循环、抑制颈动脉斑块形成的作用,为中医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提供新思路。
基于经筋理论探析合谷刺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
姜语欣;柴佳鹏;赵爽;王贺;陈路;王富春;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为外邪侵袭、慢性劳损等因素导致病理产物结聚于患处而发病,在治疗上多以行气活血、温经散结为治疗大法。腕部经筋分布广泛,通过探讨腕部经筋与桡骨茎突的生理解剖关系,发现腕部经筋与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发病有着密切联系。在经筋理论指导下探讨应用合谷刺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作用机理,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
基于数据挖掘探析吴林鹏治疗肝硬化的用药规律
查金磊;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探索吴林鹏治疗肝硬化的用药规律,为中医治疗肝硬化提供新的经验和思路。方法:检索2018年6月—2022年3月吴林鹏治疗肝硬化患者的门诊处方,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 2.5),对符合标准的门诊处方进行用药频次、性味归经、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结果:共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处方96首,涉及中药102味,使用频次≥30的中药共16味,排前8味的依次是醋北柴胡、醋郁金、预知子、麸炒白术、姜厚朴、木香、姜半夏、金钱草;药物四气以温、寒、微寒、平性为主,五味以甘、苦、酸、辛为主,归经以归肝、脾、胃经较多;关联规则分析得到12组核心药物关联;通过聚类分析得到3首新处方。结论:吴林鹏认为肝硬化的核心病机是肝郁脾虚、虚实夹杂,治以疏肝健脾、清热利水、消肿散结为法,擅用疏肝理气类、健脾利水类、散结化瘀类药。
中医证型、血清IL-6及IFN-γ在评估原发性肺癌化疗敏感性和预后中的价值
谭岳婷;曹文;目的:探讨中医证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干扰素-γ(IFN-γ)在评估原发性肺癌患者化疗敏感性、预后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1年7月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确诊的原发性肺癌患者120例,根据是否存在化疗耐药分为耐药组(n=48)和敏感组(n=72)。随访3年,根据患者存活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存活,n=55)和预后不良组(死亡,n=65)。比较各组中医证型分布及血清IL-6、IFN-γ水平。结果:不同化疗敏感性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比较,耐药组气滞血瘀型占比明显高于敏感组(P<0.05);敏感组阴虚热毒型和气阴两虚型明显高于耐药组(P<0.05);耐药组患者血清IL-6水平明显高于敏感组,IFN-γ水平明显低于敏感组(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气滞血瘀型占比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血清IL-6水平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IFN-γ水平明显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结论:综合评估中医证型、血清IL-6和IFN-γ水平,有助于临床医生更准确地判断原发性肺癌患者的化疗敏感性和预后。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示例
<正>1连续出版物(期刊,含外文期刊)[序号]主要责任者(作者为3位以下全部著录,3位以上著录前3位,后加“,等”).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刊名,年,卷(期):起页-止页.示例:[1]陈帅杰,常学辉,王冬莲.《伤寒杂病论》眩晕证治探析[J].国医论坛,2021,36(6):1-4.2普通图书[序号]主要责任者(作者为3位以下全部著录,3位以上著录前3位,后加“,等”).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版次(第1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页-止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