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 emailalert searchbtn searchbox tablepage yinyongbenwen piczone journalimg searchdiv qikanlogo popupnotification paperranklist paihangpage

下载排行

Top 10 Top 30 Top 50 Top 100 简明模式 完整模式

穴位贴敷疗法的临床应用进展

赵瑞瑞;周帅;

目的:通过对穴位贴敷疗法在临床应用文献的整理,综述穴位贴敷疗法的应用概况,以期对临床起到积极地指导作用。方法:以穴位贴敷疗法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数据库进行全文搜索,检索近15年的相关文献,归纳整理穴位贴敷在临床各科的运用情况,寻找穴位贴敷疗法的优势病种。结果:穴位贴敷疗法已经广泛用于治疗临床各科疾病,无论是单用还是与其他疗法配合使用,均表现出其独特的疗效,具体体现在缩短诊疗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提高诊疗效果等方面。结论:穴位贴敷疗法疗效好,无副作用,且简便易行,但在治疗机理、药代动力学研究以及规范化穴位贴敷等方面今后有待进一步完善。

2017 年 01 期 v.32;No.181 ;
[下载次数: 2,520 ] [被引频次: 107 ] [阅读次数: 42 ] HTML PDF 引用本文

银杏果药理、药效、毒性及安全食用述评

张旭帆;胡金涛;贾守凯;林毅荣;欧阳竞锋;

银杏被称为植物中的活化石,其种仁银杏果(白果)含有银杏黄酮和银杏内酯等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延缓衰老的作用,同时也含有银杏酸、4-甲氧基-吡哆醇等有毒成份,过量食用会产生毒副作用,甚至致死。本文对近年来有关银杏各种活性成分、毒素成分的结构、理化性质、毒性及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行概况总结,为银杏的研究和开发提供指导。

2020 年 01 期 v.35;No.199 ; 全国中医药创新骨干人才项目(2019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下载次数: 2,045 ] [被引频次: 16 ] [阅读次数: 35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失眠中医证候研究进展

雷洪涛;欧阳竞锋;党娇娇;宋军;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优势,研究失眠的中医证候规律能够提高辨证的客观化和疗效的稳定性,具有较全面的指导作用。近年来关于失眠中医证候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然存在证候标准不一致、研究缺乏客观化、证候临床相关指标意义局限等问题,通过分析总结失眠中医证候研究成果,发现不足,为更进一步的研究把握方向。查阅行业协会失眠证型标准,检索近年CNKI、万方数据库研究失眠中医证候的文章,将相关文献按照证候分型标准、名医辨证经验、证候分布规律、证候临床研究等方面进行总结,对中医失眠证候研究规范化、客观化、现代化,提高临床疗效的可重复性具有重要意义。

2020 年 05 期 v.35;No.203 ; 中国中医科学院自主选题项目(ZZ2018015)
[下载次数: 2,012 ] [被引频次: 20 ] [阅读次数: 40 ] HTML PDF 引用本文

艾灸治疗痛经研究概况

张兵;王富春;

痛经是困扰许多女性的常见病,在临床治疗中,艾灸作用较显著,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结合临床研究,从不同艾灸法治疗痛经的应用、影响因素、作用机制以及综合讨论等方面展开论述,总结近年来艾灸治疗痛经的研究进展,为临床治疗痛经提供思路和方法。

2022 年 04 期 v.37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973954);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FE020900)
[下载次数: 1,772 ] [被引频次: 7 ] [阅读次数: 27 ] HTML PDF 引用本文

中医护理在阿尔兹海默症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余如霞;姜婧;

阿尔兹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 AD)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起病隐匿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AD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已成为影响全球公共健康的重大挑战。然而,由于对AD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迄今未能找到有效逆转疾病进程的方法。目前,中医药干预逐渐成为防治AD的重要方式之一。中医护理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AD的防治中同样发挥着关键作用,同时,临床研究也证实了中医护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AD患者的认知功能、精神症状与生活自理能力。本文对近年来中医护理干预AD的现状进行分析,旨在进一步促进与推动中医护理在AD中的应用,并为AD的中医防治提供可行的参考。

2022 年 06 期 v.37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821745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青年科学基金项目(81804178)
[下载次数: 1,704 ] [被引频次: 2 ] [阅读次数: 27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刘渡舟教授运用“栀子豉汤”类方证治经验

刘晓倩;闫军堂;王雪茜;王利敏;梁永宣;王庆国;

刘渡舟教授致力于中医教学、医疗、科研工作半个多世纪,上溯岐黄之道,下逮诸家之说,力倡仲景之学,博采众长,学验俱丰,逐步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思想和医疗风格。本文拟对刘老运用"栀子豉汤"类方的学术经验进行总结。介绍了刘老古今接轨、合方运用栀子豉汤类方及治验举例,以期有资于临床。

2015 年 01 期 v.30;No.169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燕京刘氏伤寒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2012-01);;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薪火传承3+3工程”——刘渡舟名家研究室建设项目(2007-SZ-A-09)
[下载次数: 1,594 ] [被引频次: 17 ] [阅读次数: 34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土茯苓现代药理作用浅谈

熊常初;龙利;

明代之前没有找到有关土茯苓名称的记载,直到《本草纲目》出现,李时珍首载了土茯苓治疗杨梅毒疮的功效后而得名。土茯苓性平无毒、价廉效高,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分别介绍了土茯苓的功效和现代药理作用。

2012 年 05 期 v.27;No.155 ;
[下载次数: 1,588 ] [被引频次: 83 ] [阅读次数: 19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新冠疫情下负面情绪心理问题探析

崔子岳;苏扬;刘成藏;

突发持久的新冠疫情使人们产生诸多负面情绪和心理问题。在七情理论指导下,对于恐惧与焦虑情绪,应用情志制约、移情易志、发泄疏导等方法改善不良情绪,调节人体情志平衡;对于替代性创伤,在关注患者的同时,要加强对医护等一线防控人员的心理调节,避免出现过悲等消极情绪;对于因生活节奏紊乱引起的,通过积极调畅情志,调控生活节奏,实现良性循环,有助于固护正气,提高机体免疫力以更好地应对疫情;对于信息爆炸与过度关注,要理性、主动地获取信息,及时调节精神状态,避免产生负面情绪和心理问题。对公众进行情志调节,预防可能出现的负面情绪,解决疫情下的潜在社会问题,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一定帮助。

2022 年 05 期 v.37 ; 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河南省经方数据应用工程研究中心项目)
[下载次数: 1,523 ] [被引频次: 5 ] [阅读次数: 20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周围性面瘫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郭芳;郝风玲;

目的:总结近年来中医分期论治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思路方法。方法:查阅近10年来有关中医药分期研究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文献。结果:周围性面瘫是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中医多联疗法的应用在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中存在较大优势,缩短了治疗时间,减少后遗症的发生。结论:中医药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显著,值得推广,然而在对周围性面瘫的分期时间窗上尚存在较大分歧,临床治疗中缺乏明确的临床诊疗方案。

2019 年 06 期 v.34;No.198 ;
[下载次数: 1,521 ] [被引频次: 24 ] [阅读次数: 20 ] HTML PDF 引用本文

中医药治疗耳鸣研究进展

吴惠兰;吴飞虎;宋任洁;刘钢;

耳鸣作为一种主观感觉,常伴不同程度的听觉丧失,部分重症患者强烈且持续的耳鸣会使患者产生焦虑、抑郁,以及睡眠障碍等精神心理状态的改变,中西医尚无确切的治法。中医认为耳鸣的原因为气机闭郁,可从肝、心论治。目前临床分为邪气外侵、肝火上扰、痰火壅结、气滞血瘀、肾精亏损、脾胃虚弱六型治疗,效果良好。本文就近5年中医治疗耳鸣分为以上证型治疗情况进行简要概述,以期为耳鸣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2021 年 02 期 v.36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专病建设项目([2012]123号); 安徽省名中医工作室建设项目(中发展[2020]10号)
[下载次数: 1,487 ] [被引频次: 20 ] [阅读次数: 98 ] HTML PDF 引用本文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引用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MLA格式引文
APA格式引文
检 索 高级检索